老郑正和曾孙念《永定郑氏族谱》中的祖训

  “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伴随着孩童的咿呀声,龙岩市永定区郑茂富家中的早教课堂又开始了。老郑怀里坐着曾孙,手捧《永定郑氏族谱》声声朗读祖训,此番此景一如他当年教育女儿时的场景。

  “你要勇敢说不”

  “毋作非为”是老郑对女儿从小就灌输的观念,在他看来,“非为”的判定就是法律,法律不允之事即为非为。在牡丹电视机的时代里,报纸是除祖训之外的第二块法治课堂。每天将最新刊登的法治新闻剪下,贴在简报上,下班后将内容念给尚不识字的女儿听。在女儿的启蒙教育记忆中,最多的内容不是白雪公主之类的童话故事,而是一则又一则法治新闻,以及一本又一本的剪贴报。

  就在一天天读报声中,女儿对于法治的概念也渐渐有了轮廓,开始走进小学的课堂。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比往日有些迟,且脸上满是怯色。老郑便起了疑心,细细询问,原来女儿的同学偷了家长的钱,放学后让女儿一同去小吃街,她请客。虽然女儿不愿意,但出于对同学的担心,于是一同前往,但一口零食也没敢尝。

  “你做得对。”老郑教育女儿,虽然她的同学只是偷父母的钱,但于法而言,是“非为”。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不能因为事小而轻视法治。“以后对于这类‘非为’,你要勇敢说不!”说罢,将那本摩挲得有些旧的族谱翻出,与女儿说起一个一个载入族谱的郑氏名人的故事。而女儿也在这些优秀祖辈的故事中,读懂老郑那对于法治教育的良苦用心。

  “工作窃不可放松”

  随着生活的改善,家中的信息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报纸。但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也没断了老郑法治教育的老传统,用老郑妻子的话说就是“一天24小时,滚动式法治课堂”。将电视中看到的法治新闻转述给女儿听,将网络上最新的法治条款动态转载到家人   女儿长大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老郑与女儿通话的最后一句总是“工作窃不可放松。”在他眼里,人民教师有着更为神圣的使命,更要将祖训中“毋作非为”铭记在心。女儿也特地叫老郑买了一本族谱放在枕边,时常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恪守法规,不越纪犯规。

  如今,《永定郑氏族谱》已经伴随着岁月流失,封面的颜色已经淡了,但是“祖训”金子却仍旧散发着郑氏祖上智慧的光芒。老郑怀中的曾孙,望着祖训咿呀学语,也仿佛读出了祖训中的法治精髓。   

  

  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古二村内,郑氏文化中心楼内展示着郑氏优秀后人的事迹

来源:福建文明网责任编辑:杨学静

投稿爆料、商业推广







































哪家医院能够治好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ngyanshizx.com/lyxx/82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