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杭县中都镇在开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工作方面,紧紧围绕全镇大局及打造“文化中都商贸重镇”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基层文化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 中都镇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也有灿烂的书诗歌画的优良传统,是全省闻名的“鱼米之乡”,系有“文化中都”的美称。 怎么做抓思想政治工作用理论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都镇按照县委部署,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紧密结合起来,用讲话精神和文件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 为突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人和关键少数人的学习,在学习上下功夫,实行三个一学习制度,即一周一场学习会、一月一张学习安排表、一季一篇学习心得,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和执政理论基础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活文化活动阵地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设施与设备建设,实现文化站有宣传栏、阅报栏、册以上图书阅览室、休闲公园、影剧院、体育场、宣传队,实现文化室有健身器材、篮球场、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宣传队,广场舞活动场地、宣传栏、阅报栏等。 逐步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拓展农村广播“村村响”,直播卫星“户户通”,综合利用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和服务,搭建客家文化表演舞台,让乡村春晚在田间地头普遍出彩,大大丰富了群众性文化生活。 把弘扬客家精神融入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文化发展 充分利用文化中都资源,打好客家文化牌,把弘扬客家精神融入“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学习内容上,精心选材。收集整理了一批中都客家名人邓瀛、刘子任等先辈的先进事迹,通过例会、心得交流会、现场参观教育等方式,学习他们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学习他们刚正不阿、关心百姓、乐善好施,心系群众的优秀品质。在宣传形式上,寓教于乐。 发挥汉乐协会、诗词协会、山歌队等民间文化丰富的优势,将优秀的客家精神写入诗词,将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融入客家山歌。将收集整理的客家经典故事、经典山歌、服务群众先进典型编印成乡土教材供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目前已刊出来苏诗草诗刊2期,编制客家山歌20多首,开展宣传活动、学习讲座12场次。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到山歌、船灯、十番音乐、舞狮、舞龙等客家传统表演中,每年的三月举办“大美中都”文艺汇演,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营造明朗清新的文化舆论环境。 效果展示
建好三个文学艺术示范基地 书画展 三个文学艺术示范基地,即仙村的山歌培训示范基地、都康村的诗书画创作培训基地、古基村的五枚拳培训表演示范基地。 开辟了一个“文化中都”展厅 《中都气派》首发 展厅展示了中都特色文化,展示中都籍优秀人才生平事迹,展示中都社会文明发展成果,有效宣传了客家文化。 成立镇文学艺术协会 书法分会 协会下设书法、绘画、文学创作、五枚拳、山歌等分会,制订章程,开展创作和研究活动。 扎实抓好“四个一”活动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每年举办了一次文学艺术创作座谈会或“文化中都”研究会(学术报告会);每年办好了一次文学艺术笔会或采风活动;每年举办了一次镇文艺汇演;已编撰好一部《中都镇志》。 把五枚拳引进校园 中都女子五枚拳 中都中心小学开设“女子五枚拳”地方课程、成立“女子五枚拳”兴趣小组,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五枚武术的教师和学生,小学生在课间操时间演练五枚拳已成为学校一大景观,充分展现了自信、坚毅的五枚拳精神和客家精神。 本文转载自《福建省社会宣传教育创新案例》,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钟毅康编审:吴祯德 赞赏 长按姹熻タ鐧界櫆椋庡尰闄?鎬庢牱娌荤櫧鐧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