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不少信用卡持卡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手机接连收到消费提醒,但信用卡却在自己的身边,哪儿也没去。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信用卡被盗刷?面对日益增多的盗刷案件,持卡人、银行、公安,都有哪些可以采用的防范措施? 1问 卡在身边,咋被盗刷 线上操作有风险,保护信息是关键 记者:导致信用卡被盗刷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传统的信用卡欺诈手段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商户POS机侧录、张贴虚假告示、电信诈骗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相关信息。 现在,信用卡欺诈则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是欺诈手法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持卡人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和手机等设备,完成线上转账汇款及订单支付。因此,线上也成为信用卡犯罪的新目标。二是犯罪技术含量增加,比如通过钓鱼网站和伪基站,向客户手机植入木马病毒;通过改号软件,冒充银行客服和电信运营商进行诈骗。三是集团化、职业化、分工化趋势日益显著,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四是欺诈呈现跨境发展的态势。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信用卡诈骗,主要有7类手段:谎称系统升级、冒充客服电话、利用朋友圈、利用4G自助换卡、利用理财平台、假借安全账户、仿冒亲友。 记者:信用卡的卡号、安全码等信息,都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金瑞峰:信用卡信息看似复杂,但泄露途径较为简单。现在使用的信用卡,卡样主要为磁条卡与芯片卡两种。信用卡信息均存储于磁条、芯片之上,POS机获取信用卡信息,也是靠读取磁条、芯片。只要盗取了信用卡磁条、芯片上的信息,盗刷就很容易实现。盗取这些信息的常见渠道,包括实卡侧录、网络信息获取、信用卡信息交易、关联卡获取等。 记者:在线盗刷信用卡,是如何做到的?境外盗刷信用卡,又是如何做到的? 金瑞峰:利用网络实施信用卡盗刷,涉及信用卡信息获取、信息交易、刷卡套现、赃款流转等多个环节。信用卡信息获取,是该类犯罪实施的开端和必要条件。保护自身信用卡信息安全,则是防范盗刷的关键。 境外盗刷,即利用已获取的信用卡信息,跨境刷卡套现,信用卡信息获取地与盗刷所在地,分属两个国家或地区。该类犯罪往往利用两地法律法规、银行支付规则的不同,给案件侦办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同时,跨境犯罪也对跨境警务合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问 防范盗刷,都有啥招 不让卡离开视线,不点击不明链接 记者:怎样才能有效防止信用卡信息泄露? 金瑞峰:第一,妥善保管个人信用卡及密码。万不可出借信用卡,发现信用卡丢失或信息泄露时,要及时进行挂失处理。 第二,注意用卡环境的安全性。在使用POS机消费时,不要让信用卡离开自己视线,更不要交由服务人员刷卡。检查POS机、刷卡卡槽处及服务人员双手是否有可疑装置,输入密码时应遮挡。同时,在第一次刷卡未成功时,短时间内不要进行第二次刷卡,可以提出更换POS机或现金结算。 第三,妥善保管存有信用卡信息的手机。数据恢复技术,可以大量恢复已删除或格式化后的设备信息。更换下来的二手手机,尽量不要出售。 第四,设置信用卡交易变动提醒短信。要随时注意信用卡内的金额变化。 第五,避免在公共无线网络中使用网络支付,消费时不要随便扫描商家给的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哪家白癜风能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