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长征路上的宝宝们来到的是上杭县才溪镇!这个乡镇可不得了:素有“红军之乡”美誉的才溪镇位于上杭县西北。这一天下来,小伙伴们收获颇丰。我们先后参观了光荣亭、列宁台、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景区,最后我们还采访了老红军林攀隆和“红色三兄弟”的后辈们。是不是觉得狂拽酷炫吊炸天啦?!来~上图!第一站: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年王氏地主所建宅居。房屋坐北朝南,为三进三列砖木结构悬山式建筑。列宁堂外景列宁堂内景列宁堂(才溪区工会),当年毛爷爷就是在这里搬了几张凳子就开干的呢!我们的小王同学说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列宁堂了,原因是这里门槛好高,他差点摔倒呢……后来他补充道:“其实嘛,这是在告诉我们,革命对于任何人的门槛都很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荣亭红军公田木栈道一角毛主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那是一定做不好调查工作的!第二站: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厦大、师大学子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合照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厅总面积约平方米,设有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展厅、才溪“九军十八师”展厅、才溪英烈事迹展厅等。人物像:《毛泽东授旗才溪》小编都娇羞了?(????ω????)?,靓女俊男↓第三站:发坑村采访gogogo!说到才溪乡发坑村,就不得不提一位高龄老人——林攀隆,96岁的他是一名失散的老红军战士,始终怀着对共产党的信仰,致敬!!图为林攀隆老人除了林攀隆老人,这个村还有“红色三兄弟”、“英雄三兄弟”,他们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雄三兄弟”烈士碑图为《才溪镇志》好啦,第三天的红色才溪站就到这里咯~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新征程吧!采访札记1那时·此刻——杨怡婷那年,年仅24岁的她怀着离夫别子之痛,毅然奔赴战场,此去无归期;那年,阵阵枪声吓哭了他怀中三岁的女儿,他忍痛捂住女儿的嘴巴,用亲骨肉保全乡亲;那年,为了能当上红军,他们争先恐后,想方设法做通另外两位兄弟的工作……出征三日,一路上听到看到许许多多这样的红色人物故事,他们无一不触动我的心。还记得在邓子恢纪念馆里,同行的小伙伴指着上面那张写着“暂无人物照片”的空白框叹气:“好可怜,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没有坚持到品尝祝捷美酒的那一天,他们甚至连姓名、坟茔都不曾留下。他们用生命在诠释那句: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今天,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前看到了十分熟悉的红色大字“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想起小时候,我总是用这句话来反驳我爸的批评呢,原来这句话是出自才溪调查!讲解员和我们说,毛主席在调查期间,经常走家串户,看到有群众在劈柴还会主动上前帮忙,与他们交流,倾听百姓心声。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人民群众,这也正是作为一个新闻人最不能缺少的职业素养。岁月易老,但长征精神隽永长青!时代变迁,而真理永恒不变!英雄出征,不问归期,一路支撑自己的是初心。革命先烈们跨越时空,告诉我们什么是长征精神,而此刻,身边的媒体前辈们用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导我们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长征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感受红色正能量,收获身心的成长,不忘初心再出发!2群策群力,模范才溪——李欣宏龙岩线的小伙伴们第三天来到了有着“红军之乡”美誉的才溪乡。一路从新罗到永定再到上杭;从"公正在"到万源楼再到光荣亭,虽然时间有限、马不停蹄地奔波,但这些革命事迹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今天有两处访问感受颇深:一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二是采访96岁的失散的老红军战士林攀隆。纪念馆成立于年,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展厅通过大量的文物资料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才溪的革命实践活动,其中一处陈列的人物像名叫《毛泽东授旗才溪》介绍了才溪人民创建中央苏区模范区的光荣史实。这不仅仅是革命战士与共产党员的功劳,若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投入,就没有这个模范区的建成坐实。其实这几天走下来会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共同点:团结。就像讲解员说的:“男人们在前线打仗,女人们就在后方持家。”不然怎么会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呢。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少了一方的支持,则将功亏一篑,事倍功半。下午四点来到发坑村采访林攀隆老人,和并排坐在石凳的老人们一样,驼着背,嘴角上扬一丝浅笑,没有想象中的魁梧,但是说出的话却铿锵有力,投射出的目光如隼鹰般坚定。老人给我们讲述他是如何加入红军,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与国民党军周旋、打游击到最后因何原因与大部队走失。林攀隆老人表示,现在的生活条件相较之战争时期就是天壤之别,他勉励年轻人们好好珍惜当下,精研覃思:“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书要多读,这样才不会落后,因为落后了就要挨打”很朴实的一句话,寄托了老一代人对新生代的希望。青年新闻人,勿忘历史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红色小百科上杭才溪的小历史

才溪地处上杭西北部,年2月撤乡建镇,全镇有14个行政村(年行政区划仅有微小变动,即原属才溪镇的同康村,因紫金矿业开发,整体搬迁至临城镇西北部,村名未改,仍为同康村,仅辖区改动。),个村民小组,户、人。全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才溪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才溪是中央苏区模范乡、模范区,荣获"福建全省的光荣模范"称号。毛泽东同志曾三次亲临才溪进行社会调查,并于年11月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在当时仅有1.6万人的小山乡,有人参加红军,占当时全乡总人口的20%和青壮年男子(16-55周岁)的80%。其中人牺牲在疆场,才溪也因此被誉为“烈士之乡”。在年授衔时,由于才溪有9个军级干部、18个师级干部,于是又有了以“九军十八师”为主的“将军之乡”的美誉。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翻滚ba传播∣传院人的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ngyanshizx.com/lysh/64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