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在近期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由新罗区申报的“龙岩采茶灯”位列其中,这是我市本批次唯一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也是我省唯一入选“传统舞蹈”类目的项目。

作为申遗的主要承担者,新罗上下整整努力了10年。

喜讯传来的那一刻,全区人民欢欣鼓舞,尤其是采茶灯文化发源地苏坂镇的群众更是奔走相告,不少群众自发挂起了彩旗,燃起了鞭炮。“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值了!”新罗区文体广新局局长黄添平难掩激动。

“申遗成功来之不易,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背后一股股支持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不管是市、区的相关领导或是民间艺人,还是外出乡贤,甚至普通群众,大家铆足劲,力往一处使。”苏坂镇党委书记林德文无限感慨。

“过去我们一直担心采茶灯会渐渐遗失,我曾联合10多位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大会提案,建议将‘采茶灯’列入国家‘非遗’项目进行保护,现在‘申遗’成功了,我的心也踏实了。”苏坂乡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金星博士听闻喜讯十分高兴。

“龙岩采茶灯”起源于新罗区苏坂美山村,是流传于龙岩城乡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源于劳动人民的采茶活动,表现一群天真烂漫的山村姑娘手提茶篮,跟随精明风趣的茶公、茶婆跋山涉水,上山采茶过程中欢乐的心情及与茶园、花蝶等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据传年前,苏坂乡美山村林氏十七世祖从当地民间艺人从茶山劳动中提炼舞蹈语汇,吸收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歌舞、说唱及民间小戏等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加工、提炼而成,从歌舞到服装都保留了中原遗风。

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舞蹈,多在新年、庙会、踩街、喜庆期间表演。也正由于采茶灯扎根民间,贴近生活,特色浓郁,使它成为闽西“非遗”项目中传承保护得最好的项目之一,并在我国东南沿海广为流传。

年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复函龙岩县文化局确认“龙岩采茶灯”系龙岩美山村为原产地,并把原始曲谱作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口头文化遗产”收藏;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采茶灯音乐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入场曲而响遍世界。此外,采茶灯音乐还曾作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农村广播的序曲连续播出十余年。

喜中却也隐忧。虽然采茶灯蜚声海内外,优美动人的旋律在几代龙岩人心中流淌至今,但在工业社会的快节奏中,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采茶灯,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谢世,以及很多艺人因年老、健康等原因,采茶灯逐渐失去生存繁衍的土壤,龙岩采茶灯最原始的表演程式传承状况堪忧。

一场抢救濒危民间艺术魅宝的行动由此展开。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ngyanshizx.com/lysh/4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