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说,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刚刚开始;他的人生,也正如此。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作者/何加盐 “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一位投资人这样评价美团创始人王兴,这句话有两重含义。 一是说王兴创业过程中,经历过太多的不顺。美团之前,王兴做过十几个别的创业项目,全部失败。 二是说美团所经历过的“千团大战”的惨烈厮杀。当时,5千多家团购网混战一团,最后只有美团还活着,其他的,俱已成为尸骨。 但是,赢得了千团大战的胜利,并不代表王兴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美团的无边界竞争,让它在团购、外卖、酒旅、出行等领域,四面出击,树敌无数,被称为“半个互联网圈,都是王兴的敌人”。在《财经》记者小晚问到美团是否树敌太多时,王兴回答: 古人说“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首先我们要扪心自问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如果是对的、该做的,哪怕对手如林,还是要义无反顾。 这般豪气,不能不让人为之侧目。 年出生的王兴,已经年届不惑,从25岁开始创业,他已经走过15年。 这15年间,他从一个青涩的稚嫩青年,成长为一位叱诧风云的互联网枭雄。从一个屡屡失败的连续创业者,成为一位上市公司总裁。 年9月,创立8年的美团在香港上市。今天,美团的市值为亿港元(约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和腾讯,超过百度(亿美元)和京东(亿美元)。 按照王兴占股比例为11.%计算,他拥有的美团股份值48.66亿美元,也就是亿人民币。 王兴说,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刚刚开始。 他的人生,也正如此。 一、从龙岩到清华 王兴出生在革命老区福建龙岩,这里位于武夷山脉南端,多崇山峻岭。王兴在18岁前没见过大块的平地,一直到上大学去北京,才知道太阳从地平线落下是什么样子。 被群山包围的龙岩,在互联网时代,却走出了不少厉害的企业家,如雪球方三文、十点读书林少等。王兴和他的朋友张一鸣,则是其中的闪耀双星。 龙岩籍互联网精英图谱,可以看到王兴位于显眼位置(蓝圈)。图来源于龙岩市电商协会内部刊物,作者陈永洋。 王兴的家庭曾是书香门第。爷爷是龙岩二中教导主任,龙岩歌舞团编剧,但在十年浩劫中,因受冲击而不幸自杀;奶奶是解放前厦门大学毕业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时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后来任厦门大学校长,是《资本论》中文版译者)。 王兴的父亲王苗,因文革影响而回到农村种田。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他失去上学、参军、招干的机会。 但王苗极有商业头脑,改革开放第二年,就开始搞副业,从建筑小工做起,做到包工头,在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邓小平南巡后,王苗抓住机遇,发展成为龙岩市的“水泥大王”,身家过亿。 所以王兴从小生活过得比较优越,没有为钱发过愁。奶奶和爸爸往家里买了很多书,王兴和大他两岁的姐姐,有条件从小就博览群书。年,电脑和上网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但那时王兴就能在家上网了。 王兴的姐姐是一位超级学霸,从龙岩一中考入清华电子工程系(我在另一篇文章说成了软件工程系,特此纠正),后来去美国留学,现在定居美国硅谷,是一名软件工程师。 王兴从小就是个“奇葩”孩子。为了研究蒸汽机车,他会逃课去爬火车。高中时,非常积极地参加党章学习小组活动,却又不入党,他和老师说,只是想了解党的发展历史。 年,王兴被保送清华,成了姐姐的同门师弟,他的奇葩程度在大学里有增无减。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自我介绍,别人都中规中矩,王兴一句话石破天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班会上,每个学生谈自己的理想,王兴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龙岩籍清华学子在一家火锅店迎新,学长提出,新生可以向老生问问题,老生必须回答。学长的原意,是想让王兴问出师姐们的感情状况。而王兴问的却是:你们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十几位师兄师姐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王兴的姐姐出来打圆场: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你得边走边想。 上了大学后,王兴对功课毫无兴趣,每天就是玩游戏和研究Linux。结果,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很多年以后,王兴回清华演讲,对学弟学妹们语重心长地说: “我相信你们绝大多数人跟我当年一样,在进入清华之后遭受很多冲击,或者是一连串的打击……会让你们觉得你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而且在各方面面临很多挑战,很多挫折,面临很多困惑的学生。” 当时和王兴一样困惑的,还有他的下铺兄弟,后来一起创业的王慧文。 根据王慧文日后爆料,他们哥俩的大学成绩,他排第三,王兴排第五,倒数的。此外还有一个倒数第一的,叫付栋平(他年纪特小,年出生,16岁就上了大学),后来也加入了王兴团队。 全班倒数5名,他们占了仨。 学业之外,王兴还参加了一些学生活动,一个是科技创业者协会,一个是舞蹈团。 在科技创业者协会,王兴的主要工作是贴小广告(这事俞敏洪也干过)。 那年冬天,他拎着快要冻硬的浆糊,冒着凛冽的寒风,满校园张贴海报,还要到学生宿舍去“扫楼”。 王兴一个人,连刷带塞,发出去多份海报,给协会立下大功,以至于后来他回清华演讲时,校方特地送他一份贵重礼物——19年前他发出去的一张海报。 至于加入舞蹈团,据朋友向我透露,他就是为了认识美女而去的。 王兴跳的舞是“黄土黄”,在蒙伟民楼表演的时候,他还非常紧张。虽然是西北舞蹈,但由于他的脑袋奇大无比,其在舞台上跳舞的样子,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是这样的: 在大学时,王兴有模模糊糊的创业想法,但是具体要做什么,却不知道,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一直到大四,他还没想清楚以后究竟要干什么。因为姐姐出国,一路对姐姐亦步亦趋的他,也就跟着出国了。 那一年,清华电子系出国情况普遍不好,加上王兴的大学成绩也不咋地,最后只去了特拉华大学(在美国排名60开外)。多年以后,他向师兄王小川(搜狗CEO)感叹,要是当时上的是个名校,他就会读完博士了。 二、辍学创业 没有读成名校,对王兴而言,也许不是坏事。他到特拉华大学的第二年,正好赶上导师7年一次的休息年。导师不在,王兴也就无事可干,每天都泡在图书馆。 年3月,一家名叫Friendster的网站在美国上线,这是全球首家SNS(SocialNetworkService,社交服务)网站。 Friendster很快走红,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模仿者,其中一个,是清华科创协会首任会长慕岩创立的Uuzone。 11月,王兴在水木清华BBS上看到了Uuzone,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图:当年的水木清华BBS 他马上给自己的五个同学、朋友发了邮件,邀请他们一起创业。邮件中他描述了美国SNS发展的情况,并说:“这是改变信息传播的巨大机会”。 五个收到邮件的人,有两个愿意加入王兴。一个是下铺兄弟王慧文,另一个是王兴的高中同学赖斌强。 王兴就和导师说,博士不念了,要回去创业,于是拍屁股就走人了。后来,福布斯网站上的王兴资料,写的是特拉华大学硕士学位。 王慧文这时正在中科院声学所读研,见王兴退学,他也不读了。出身农村,家庭并不富裕的他,全部家底只有从每个月元的科研补助里余下的元。创业入股的几万块,全部是借来的。 赖斌强毕业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此时正在北电网络(加拿大最大的通信企业)广州研发中心工作。那年头的外企码农,工资不低。但赖斌强还是义无反顾辞职北上,与王兴会合。 年3月,王兴租下清华往东3公里的海丰园小区一套三居室,在客厅摆上3张办公桌,卧室摆上3张行军床,就这样开始了创业生涯。 三、一路荆棘 年5月,办妥离职手续的赖斌强,拖着行李来到海丰园。扔下箱子,他问王兴和王慧文:产品在哪,给我看看? 听到的回答差点让他晕倒。那哥俩说:产品还没有,我们在学编程呢。赖斌强来了后,团队的技术实力立马翻倍,他负责前端代码,王慧文负责后端代码。 王兴,则负责指手画脚。虽然美其名曰研究市场,设计产品,但真实原因是:王兴写代码的水平实在不咋地。 不过,新的分工让王兴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战略问题,这也是后来他们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是当时王慧文和赖斌强还不知道,他俩将要在王兴的带领下走那么多弯路,打那么多败仗。 但那时候,他们才刚刚开始,充满着创业的激情。每天晚上干活到半夜,第二天起来,也不刷牙洗脸,又接着干,一直干到中午再出去吃早午餐。 经过4个月昏天暗地的开发,第一个产品终于出炉了,叫“多多友”,是一个社区网站。 王兴深信六度空间理论(即一个人最多只要经过5个中间人,就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认为他们做的多多友,大有发展前途。 但现实是,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多多友依然门庭冷落。 三个年轻人一边失望,一边尝试新的项目,但每一个都没成功,以致于他们每过一两个月就要换一个方向,尝试过的部分项目如下: 仿照美国Invite网站做的活动邀请网站“电邀”;拼音输入法软件JustInput;在手机电脑间传文件的Wap中继站;仿照谷歌地图的地图项目;帮在国外留学的游子打印照片寄给爸妈的“游子图”…… 有的项目是没有市场,有的项目是他们技术不够,有的项目是时机还不成熟。总而言之,全部都失败了。 一年黑暗的摸索期过去,他们还是什么都没有折腾出来。团队陷入了第一次危机。 王慧文的家里出了事情。他爷爷得了癌症,需要大笔的经费治疗,而王慧文创业,启动资金都是找人借的,干了一年多,公司还是零收入,大家都是每个月只领元基本工资。 王慧文只好到处借钱,好不容易帮爷爷交上了治疗费。幸好问题发现得早,爷爷的手术很成功。但是事情给王慧文很大的打击,迟迟没有进展的事业,让他开始有危机感。 赖斌强也是。本来有一份外企的高薪工作,来到北京,住在连暖气都没有的屋子里,那个冬天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冷。夜深人静的时候,赖斌强躺在床上,默默思考着自己和公司的未来,心里着急却没有办法。 据《九败一胜》作者李志刚描述:他们陷入了迷茫,脑子里有隐隐约约的前进方向,但怎么试都没有什么反应,明明知道前面有一个金矿,这里挖挖,那里挖挖,都没挖出金子来。 直到12月,他们上线了校内网。 这回,总算找到金矿了。 当时的校内网/图源:悟空问答 此时,Facebook已经在美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多多友,虽然扔在那里一直没管,但现在居然还不断有人在登陆,很多用户会邀请自己的朋友注册,后台数据显示,平均每个用户一周会登陆一次。 他们在多多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全面模仿Facebook,连UI(用户界面)都是照抄的。 同时,他们吸取多多友因为没有推广而半死不活的教训,开始发力进行推广。 团队搬到了离学校几百米远的五道口华清嘉园,以便进校园推广。完全没有推广经验的他们,利用头脑风暴,想了很多办法。例如: 赞助清华大学电子系学生节,让学生注册校内网抽奖获得门票;到晚自习教室黑板写“大学四年你有几个朋友?”并配上校内网的网址;春运期间租大巴送学生去火车站,必须注册校内网才能参团;到校园里到处贴海报(为了贴海报,王兴和杨俊还被北航的楼管抓过)…… 由于工作量加大,又有几位新人加入团队。其中,一位叫郭万怀,毕业于北大,后来成了王兴的妻子;一位是前面提到过的王兴同班同学、成绩排名末尾的付栋平;还有一位是王兴专门拉过来的初中同学陈亮。 有了好产品,加上大力的推广,校内网迅速在学生群体中扩散,半年多时间,用户突破了万。投资人也找上门来了。 第一次被投资人找的过程比较搞笑。 由于他们抄袭Facebook的UI,在网上被人鄙视了。红杉资本的人刚好看到了鄙视的帖子,却对被鄙视的校内网产生了兴趣,就找到了他们,希望谈一谈。 三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拿着一页纸的商业计划书就去了。 这一页纸,还丢在了出租车上。他们只好在红衫的会议室临时手写一份。可想而知,这次谈融资很不成功。因为他们毫无准备,自己心里也没有想清楚未来要怎么走。 在他们和红衫资本投资人谈的时候,一位穿红衣服的男子推门进来,看了他们一眼,又关门走了。 王兴还以为是走错房间的人。后来才知道,那个人是周鸿祎(公司创始人),进来是想决定要不要投他们的。 据周鸿祎回忆,当时的王兴一脸冷漠,言语傲气,根本就不像来融资的,他断定这个团队不接地气,一定会失败。 而王兴后来也吐槽说:“周鸿祎可能非要我们都像对待明星一样的热情去捧他才会满意。”由于对王兴们的不看好,周鸿祎建议红衫投了校内网的竞争对手占座网,投资金额为万美元。 校内网这边,随着用户量的剧增,服务器和带宽撑不住,网站一天到晚崩溃。如果没有融资,就办不下去了。那段时间,王兴到处去找融资。 有一家美国投资机构表示了投资意向,结果做尽调的人来了以后,看到校内网的竞争对手千橡、占座网要么已经有巨额融资支撑,要么有国家政府支持,而校内网只有十来个人,蜗居在一个百来平米的民房里。投资人问:“你们是不是对这个竞争形势估计得不对?” 最大的竞争对手千橡,则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收购校内网。 千橡的老板,是陈一舟。 陈一舟是当年的互联网超级红人,他一手创办了ChinaRen,把96级清华计算机系三分之一的人,都招到了公司麾下,其中有后来的搜狗CEO王小川、网易有道CEO周枫、盛大在线CEO许朝军等。 陈一舟的千橡互动,那年已经融资万美元,全力支持旗下的SNS网站5Q网。 陈一舟给王兴开出了一千多万的收购价,并说,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把这钱砸到市场上做推广。 彼时还心高气傲的王兴,被激怒了,愤愤不平地一口回绝了他。 但比王兴大10岁,早已见惯世面的陈一舟,有的是耐心。王兴他们四处兜兜转转拉投资的时候,陈一舟锲而不舍地一次又一次联系他们。 王兴的团队内部也出现了裂痕。 四处融资失败、承受巨大压力的王兴觉得,要不把校内网卖掉算了;赖斌强也觉得继续背负巨大债务创业,压力山大;而王慧文却认为苦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抓到这么一个好项目,做成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 这样吵了两个星期,大家都认识到,再这样下去,团队就要散了,再加上陈一舟又提高了收购价,最终大家还是决定卖掉。 做出决定的那一晚,几兄弟去吃夜宵,喝得酩酊大醉,嚎啕大哭。 最终的卖身价,是万美元,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1:8。王兴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一手拉扯大的校内网,但是手里拥有了万人民币。 那是6年10月,当时北京的房价,是7元/平米。 而得到了校内网的陈一舟,将校内和5Q合并,两年后,拿到了软银孙正义的4.3亿美元投资,并将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又过3年,人人网上市,当日市值超过70亿美元,位列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第4名,仅次于BAT。 拿到卖身钱的王兴们,每人在北京买了一套房,然后各奔东西。 王慧文和赖斌强选择了周游列国,欧洲、东南亚满世界疯玩;陈亮则加入了雅虎,去了美国工作。王兴在千橡过完一年锁定期,放弃了第二年的额外补偿,重新创业。他打电话给王慧文和赖斌强,结果这两个家伙说:你先搞吧,我们还没玩儿够呢。 王兴没有等他们回来,而是和另一位清华师弟穆荣均一起开始了新的征程。 穆荣均也是一位牛人,比王兴低一届,二人在水木清华BBS创业版认识。毕业后,穆荣均进入百度。有段时间,校内网运行奇慢,老出问题,王兴请穆荣均帮忙看一下,穆荣均一眼就看出是一个参数设置不合理,很快就帮他们解决了问题,由此可见其水平。 7年3月,穆荣均发现一个上线才半年的美国网站发展迅猛,他给王兴发了封邮件,让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