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 公款存储“潜规则”治理 ——福建龙岩市纪委监委 公款存储存在利益输送“潜规则”,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也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领域。福建龙岩市是革命老区,上级部门扶持的项目多、资金多,公款存储“潜规则”问题更显突出。这不仅破坏了公平的金融秩序,诱发了尖锐的利益冲突,更损害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自年起,龙岩市坚决捅破这层“窗户纸”,建立并实施了多项公款管理、监督制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各地规范公款管理、破除“潜规则”,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 率先“亮剑”,斩断公款存储灰色利益链 利用公款存储谋利,正成为利益输送的新手法。此类现象并非孤例,全国多地曾出现相关案情。年1月,龙岩市在全国率先向公款存储问题“亮剑”,打响了整治利益输送“潜规则”的第一枪。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龙岩市的做法经验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因,部分源于年落马的前市委书记黄晓炎受贿案。黄晓炎及其家人利用公款存储谋利,在龙岩市一度是公开的秘密。他的妻子此前在厦门一家商业银行任职,这家银行在龙岩原本没有设网点。黄晓炎担任龙岩市委书记后,该银行很快在龙岩设立分支机构,黄晓炎的妻子便是筹建分支机构负责人之一。“两三天时间,原来存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迅速被‘搬运’到这家银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款存储占绝大多数。不少银行负责人叫苦不迭,但也没办法,都知道背后是市委书记的影响力。”当地金融系统一名负责人向媒体透露。 针对公款存储“潜规则”,龙岩市委决心壮士断腕、刮骨疗毒。通过拉网式的调查摸排,发现其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投桃报李型”,如宴请领导干部或相关人员,安排旅游、报销个人费用、现金回扣等;或给其亲属、特定关系人安插位置、领取高薪、超常提拔、给高额回扣。二是“声东击西型”,如搞“存款先移、人员再调”,通过公款“大搬家”,领导干部亲属在不同银行之间频繁更换岗位、不断提升职位;或为彼此在不同银行工作的亲属,相互提供公款存储,钻回避制度的空子。三是“偷梁换柱型”,如领导干部通过公款存储,为亲友获取低息贷款、购买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等提供便利;更有甚者,通过揽储中介、资金掮客等间接获取高额利差。 为此,龙岩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对公款存储中谋私逐利“潜规则”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文件要求,龙岩市所有公款存储,必须按照集体决策有关程序研究决定,实行公开性、竞争性、规范性存储。全市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共撤销账户个,涉及资金5.83亿元;有存储决定权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均书面承诺了“本人在单位公款存储方面没有谋私逐利问题”。同时,组织力量开展监督检查,对疑似问题线索,由市纪委主要领导集体约谈单位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并签字背书。 二 立“明规矩”,筑牢公款存储“防火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破除潜规则,根本之策是强化明规则,以正压邪,让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清理整治只是第一步,龙岩市公款存储“潜规则”治理的核心,是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制度设计层面筑牢“防火墙”,让“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年9月,龙岩市印发《关于防止在公款存储中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暂行办法》,建立了完整的公款存储制度体系: 一是实行集体决策、阳光存储制度。龙岩市规定公款存储应纳入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决策要集体研究、形成记录;具备条件的,进行招投标等竞争性存储。除涉及不宜公开的情形外,公款存储情况及银行反馈必须在单位内部公示公开。 二是实行公款存储回避制度。龙岩市规定有存储决定权的领导干部、财务人员等有关人员不得将本单位公款存储在本人的配偶、子女等特定关系人所在的金融机构;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公款存储行为的表现进行了罗列,并提出相应的违纪处理意见。 三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公款存储情况列入领导干部(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同时,领导干部公款存储情况列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和市、县党委巡察内容,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龙岩市纪委开展公款存储集体约谈 三 扩展整治领域,完善公款使用机制 在整治公款存储“潜规则”的基础上,龙岩市积极拓展整治领域,将整治范围扩展到公款的合理使用问题上,着力建设更加完善的公款使用机制。龙岩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年,龙岩市人社局开始尝试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城镇职工和居民大病商业保险的承保单位,并最终确定中国人寿为中标人,节省财政基金最高预算达万元。龙岩市还将行政事业、国有企业贷款纳入了整治范围。建立“存贷并治”工作机制,针对个别单位在银行贷款方面“贷高(利率)不贷低”“以贷转存”“贷而不用”“贷多用少”等问题,采用逐一排查、主任约谈等方式进行监督和整治,防范新形式“贷款腐败”风险。 在此基础之上,公款使用整治与规范的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向纵深处推进。例如年12月,龙岩市国资委制定下发《龙岩市市属国有企业资金存放和项目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规范市属国有企业资金存放和项目贷款管理,进一步扩展了公款存储治理的覆盖范围。 通过对“潜规则”的治理,龙岩市公款存储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许多党员干部消除了以往对潜规则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甘之如饴的心理,将“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常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同时,也为治理其他领域的潜规则,提供了有益借鉴。这项创新不仅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也获得中央的充分肯定,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纪委调研组也到龙岩进行实地专项调研指导。 年,国家财政部针对公款存储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指导意见》,充分吸纳了龙岩公款存储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公款存储集体决策制度、竞争性存放制度和回避制度。由此可见,龙岩市的探索与创新,逐步在全国形成了“星火燎原”效应,具有重要的推广借鉴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ngyanshizx.com/lysh/107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