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今年春季,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了一名极低体重早产儿,救治中对患儿施行了PICC置管术,堪称“救命神技”。今天,让我们走进医院,了解这项技术,走近这个被称为“应急静脉通道工程师”的团队。

在医院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她们没有独立的办公区,没有自己的科室,没有门诊,甚至很少有人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但每当有患者需要的时候,她们总能及时出现扭转绝境。一根细细的PICC置管,是她们与患者心心相连的最美诠释,她们被称为“应急静脉通道工程师”,她们就是PICC专科小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小组,简称静疗小组。

PICC专科小组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晓华说:“我院于年开始培养PICC专科护士。于年8月11日正式成立‘静脉输液专科小组’,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相关护理操作,医院护理整体护理水平。”

PICC小组由7名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组成,是医院护理团队中的精英。

医院外二科护士PICC专科小组组长饶灿说:“PICC的适应症比较广泛的,像化疗、大手术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特别是输液刺激性、高渗性的营养剂、化疗发泡剂等,我们一般都是建议使用PICC。PICC在体内可留置1年,所以大大满足了患者的需要。患者在输液过程也不需要担心药物的外渗,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大大减少了我们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目前,医院有成人PICC专科护士6名,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1名,分布在各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所以我们出来会诊置管都是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都是比较辛苦的。”

年1月中旬,新生儿科收治一名出生龄30周,体重仅1公斤的早产儿,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救治,患儿平安出院。此次救治系新生儿科独立后成功救治体重最低早产儿,救治中,对患儿施行PICC置管术起了重要作用。

医院新生儿科护士PICC专科小组成员胡莲香说:“新生儿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包括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颞浅静脉、腋静脉、腘静脉、大隐静脉)穿刺置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有效期是7天到1年。同时,由于PICC导管输入液体的浓度可达25%,是长期静脉输液的较好选择。”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治疗中所需营养主要通过肠外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由于患儿的发育不成熟,皮肤娇嫩,血管较细,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血管损伤及渗透压较高的营养液给患儿血管带来刺激,易出现静脉炎等不良反应,这些均不利于患儿的病情恢复,所以,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科护理领域的一大挑战,此项操作技术难度大,此次置管的成功,是新生儿科护理技术的一大突破,大大提高了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为救治危重新生儿开辟了持续、有效的静脉通道。

医院新生儿科护士PICC专科小组成员胡莲香说:“年1月至今,我院成功为15例早产儿施行PICC置管术,疗效非常满意,该技术开展填补了我院新生儿科此项技术上的空白,对我院新生儿静脉输液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院新生儿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晓华说:“随着PICC业务的开展,我们不断壮大专科小组的整体力量,至今护理部共派出了名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成员及联络护士参加省内外的学习班及培训班,其中取得PICC专科证书的有7名护士。如今,她们分布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为医院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保驾护航。”

来源:新罗TV社教部

编辑:汤盈盈

责编:吴鑫华

监制:赖好

觉得不错请分享点赞!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ngyanshizx.com/lysh/10039.html

------分隔线----------------------------